“晓看红湿处,花重锦官城。”
这是1200多年前唐代诗人杜甫笔下
繁花似锦的蓉城景象
通古连今“香”不断
加大生态文明建设
成都从未停歇脚步——
当前,成都正在筹备一场高级别的国际性、专业性花卉园艺博览会——世界园艺博览会(简称“世园会”),向世界诠释作为公园城市的成都在“绿色发展”方面的信心和决心!
生态兴则文明兴。
今年3月,《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》正式发布。
“公园城市示范区”,是党中央国务院给予成都的一项重大使命;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成都城市建设领域的重要表达,也是对国家双碳战略的积极响应。
多重机遇叠加,举办一场高级别花卉园艺博览会,对成都来讲,有着特别的意义。
瞄准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蓝图,成都拿出“任务书”和“路线图”,确定未来五年示范区建设的“行动计划”。
其中提出,要开展“五绿润城”行动,构建蓝绿交织公园体系;提升生态宜居品质,服务城市功能结构优化;挖掘释放生态产品价值,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。
在你的朋友圈,是不是常常被这样的美景“刷屏”:推窗,收获雪山惊喜,一幅幅坐城观山的照片成为成都的“城市明信片”;抬头,“成都蓝”频现,朝霞夕阳轮番“做客”;远眺,世界最长绿道天府绿道串联起成都的绿色动脉,让绿意渗透进城市肌理……
“公园城市 美好人居”——这是2024年成都世园会的主题。贯穿“绿色低碳、节约持续、共享包容”的办会理念,此次世园会充分强调对园艺和相关绿色产业的推动和影响。
根据规划设计方案,届时将建设产园一体的共融系统。通过“留、借、构、融”等手段,尽可能保留林盘、田地等场地现有生态人文资源,借用现有农业水利设施,恰当巧妙构建世园盛会新内容,充分考虑展后功能可变性,全面融入公园城市宜居生活,实现产业与展会互为支撑、自然与人文和谐互融。
绿色,是成都涵养千年的城市底色,也是成都建设公园城市的不变初心。
数据显示:近年来,我市持续厚植绿色生态本底,塑造公园城市优美形态,累计建成各级绿道5188公里、新增公园面积6.5万亩,大熊猫国家公园、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加快建设,环城生态公园、锦江公园全线贯通。火爆“朋友圈”的环城生态公园100公里环线绿道骑行,也是公园城市建设成效的一个缩影。
未来五年,以承办2024年世园会为契机,成都将大力推进城市公园体系建设,将世界园艺融入城市公共空间,建设更多老百姓身边的公园,打造更高品质、更加均衡的绿色空间;推动新业态、新消费、新价值在绿色空间持续生长,不断汇聚公园城市建设发展动能!